医保 “一药一码” 严打回流药,守护用药安全
“救命药” 变成 “夺命药”,这样的悲剧曾在回流药的黑色产业链中反复上演。过期药改头换面重新上架,处方药被违规拆解转卖,医保报销的低价药经非法渠道层层倒手,不仅让患者的健康面临致命风险,更在侵蚀着全民共享的医保基金 “救命钱”。如今,医保 “一药一码” 政策的全面推进,正以科技赋能监管,为药品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 “电子防线”。
回流药的危害远比想象中触目惊心。这些通过非正规渠道回流市场的药品,有的在运输储存中脱离规范条件,受潮、污染成为常态;有的被药贩子拆解重组,成人药、儿童药混杂,剂量规格混乱不堪,误食可能直接危及生命;更有甚者,临期或过期药品被装入新药盒 “张冠李戴”,患者服用后不仅无效,还可能加重病情。在北京侦破的一起案件中,犯罪团伙囤积的 2932 盒回流药多为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常用药,涉案金额高达 11 万余元;福建两地摧毁的犯罪团伙,更是通过虚假开药、跨区域倒卖等方式,涉案金额超亿元,查扣医保药品达 3.8 万盒之多。除了危害健康,回流药还通过医保套现、虚假结算等方式侵蚀基金安全,让有限的医保资源流入不法分子口袋。

破解回流药乱象,关键在于实现药品全链条可追溯。作为每盒药品的 “电子身份证”,药品追溯码天生具备唯一性,从生产出厂起就与药品绑定,覆盖最小包装单元,确保每一盒药的 “前世今生” 都有据可查。这串看似普通的数字编码,实则承载着药品生产企业、批号、流通路径等关键信息,一旦被扫码销售,数据便实时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。按照监管规则,同一追溯码若出现多次结算记录,系统会立即触发预警,提示药品可能存在回流、串换等问题,为监管部门精准打击提供线索。
在 “一药一码” 的技术赋能下,打击回流药的专项行动成效显著。国家医保局开展的专项行动中,仅第一阶段就核查出 3 万余家机构存在追溯码疑点线索,多地成功破获隐蔽性极强的回流药案件。湖南宁乡某药店 28 个药品追溯码在天津、江苏等地跨区域结算,通过追溯码溯源,查清其从网络平台、药贩子处收购来源不明药品的违法事实;某涉案医药公司通过伪造票据 “洗白” 回流药,为全国两千余家药店供货,最终在 9655 盒重码药品的铁证下,3000 余万元涉案金额的黑色产业链被彻底摧毁。这些案例印证了 “一药一码” 的监管威力,让跨区域作案、票据造假等传统监管难题迎刃而解。
对普通民众而言,“一药一码” 更是触手可及的安全保障。如今在药店购药时,只需用手机扫描药品包装盒上的追溯码,就能快速查询药品的生产信息、流通轨迹,确认是否为正规渠道药品。这一简单操作,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药品安全的监督者,从源头规避回流药风险。同时,随着政策的深入推进,职业药贩子利用社交群聊、线上平台收售回流药的渠道被逐步封堵,参保人被引诱参与医保套现的风险大幅降低,既守护了个人健康,也保护了医保权益不受侵害。
药品安全无小事,医保基金不容侵。医保 “一药一码” 政策以科技为笔,以规则为墨,在药品监管领域写下了精准治理的新篇章。它不仅让回流药无处遁形,更在重塑规范有序的医药市场环境,让正规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,让民众的用药之路更安心、更放心。未来,随着追溯体系的不断完善,相信这张覆盖全国的 “电子监管网” 将愈发严密,为全民健康撑起一片安全蓝天,让每一分医保基金都用在刀刃上,守护好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。

粤公网安备44030502003631号